一、總體介紹
四牟園是一條貫穿新區南北的都市綠廊,是一片彰顯自然生態的城市森林,是一方吸引旅游踏青的休閑綠地,是一處展示中牟歷史的文化公園。它位于中牟新城區林西路和林東路之間,北起濱河路,橫貫商都大道、學苑路和迅達路,綿延1600余米,至站前大道,總面積46萬余平方米,是目前中牟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對吸引周邊市民,激發新區活力,推動中牟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牟園的規劃設計立足生態性、注重示范性、拓展休閑性、彰顯文化性和科技型,融入了綠色生命、綠色生活、綠色經濟、綠色家園和綠色科技的理念,充分體現讓綠色融入生活的主題。四牟園由上海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靈感源于它蜿蜒流轉形態,如巨龍起勢,祥佑中牟。景觀結構分為“一核、三區、五珠”。一核:為座擁學苑路的慶典廣場,這里地勢平坦、湖面開闊,文化館、展示館兩大館匯聚于此,商業街也將在這里拔地而起,是全園的核心。三區:全園由北至南分為歷史主題區、時代主題區、未來主題區,歷史主題區集中展示了中牟龍山時期、仰韶時期、斐李崗時期和賈魯河河道文化;時代主題區集中展示了現代城市文化、都市休閑文化、時尚攝影文化和特色商業文化;未來主題區主要為兒童游戲、青年運動場所和自然科普、成就暢想、地刻景墻展示區。五珠:全園按“水火金木土”劃為五個功能區,每個區塊綴以特色廣場,猶如散落的明珠,由貫穿全園流暢的園路將其組織成一個整體,錦線漣珠、龍御五行。
四牟園還是一個具有生態調蓄功能的防風林,植被豐富,栽植各類樹木和花草多達140余種,步移景異,有竹園、棗園、濕地水景園,有花海融春、櫸樹廣場、白樺丘嶺,還有繽紛果林、養生林和農耕景園,防風隔音、吸納污染,是一個真正的森林氧吧。
二、分區介紹
(一)歷史主題區(記憶拾痕景觀區)
1.龍山文源(水景園):龍山文源景點是因八崗鎮老寨龍山文化遺址而得名,是四牟園的文化之源。它位于公園的最北側,“龍”的頭部。水流在散落的浮島間穿行,岸邊一叢叢蘆葦和芒草的枝葉拂過河面,使這座景園充滿了生機。
2.石磨懷古(石景園):石磨懷古景點因業王瘸崗斐李崗文化遺址出土的古磨盤、古磨棒而得名,是四牟園的歷史之源。園無石不秀,景石錯落,經天地造化,盡顯仁者風范;蒼石綴以羅漢松,常年石秀松翠,充滿歷史的滄桑感和文化感。
3.仰韶陶藝(陶藝園):仰韶陶藝景點因后魏桐樹崗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沙質陶鼎、鏤空鼎足而得名。仰韶文化以彩陶為文化,陶藝園以華麗的藝術燈柱為主,樸樹、棗樹為輔創造了一個富麗絢爛而凝重精雅的廣場,意味深遠。
(二)時代主題區(“金色年華”景觀區)
金屬廊架和景墻依托廣場分布,是該區的特色景觀。該區跨越兩大地塊,以交通廣場銜接,文化館和展示館匯聚于此,是四牟園建設的重點。
1、展示館:展示館位于學苑路北側,總建筑面積5800平方米。展示館共兩層,建有地下停車場,可容納300輛車輛。該地下停車場通過地下通道與文化館地下停車場互通,為特殊節日城市慶典和日常商業街停車服務。
2、文化館:文化館位于學苑路南側,總建筑面積9390平方米,與展示館隔學苑路相望。文化館主要功能為:承接大型會議、舉辦培訓講座;提供大型演出舞臺、閱覽場所和多功能影院服務。
3、時光之輪:時光之輪轉動如常,歲月來去如風,殘留的記憶變為傳說,傳說又慢慢成為神話。用花崗巖鋪裝、景觀廊架搭建、特色喬木圍合而成的時光之輪,印刻了四牟園從無到有的歷史,也是中牟在生態文明上奮力前行的見證者。
(三)未來主題區(“悅動暢想”景觀區)
1、健身會館:健身會館分上下兩層,是室內健身、咖啡休閑、管理服務用房,總建筑面積1460平方米。
2、高爾夫打擊臺:總建筑面積1322平方米。隨著中牟經濟的快速發展,追求高層次運動休閑的市民越來越多,高爾夫打擊臺為中牟及周邊的人群提供了一個高爾夫打擊練習的活動場所。
3、康體花園、樂智天地、科普園地、技術森林和創智天地:這些景點為老年人提供了健身、散步、休閑的理想場所;為兒童提供了游戲、學習、暢想的夢幻空間。